
2025超大杯影像旗舰杀疯了
要是搁以前,厂商对超大杯的理解,就是硬件上的「全方位堆料」,旗舰芯片能抢首发就绝不落后,2K 分辨率 + 120Hz 高刷屏幕是标配,扬声器和振动马达必须顶级,就连无线充电功率都得追着有线充电跑。
后来大家慢慢的发现,你堆这些硬件我也能堆,单纯的堆砌既堆不出差异化,也堆不出真正的高端。
于是各家超大杯开始集体扎堆影像赛道,传感器尺寸往大了卷,镜头数量往多了堆,算法联名变着花样搞。。。刚开始,这么做确实让不少厂商都尝到了甜头,所以大家纷纷加码,铆足了劲在影像赛道上发力。
发展到后面,很多超大杯甚至不惜牺牲握持手感、压缩电池空间,把手机做厚做重,只为在机身里塞进去更夸张的镜头模组,然后不出所料,它们又陷入了同质化内卷的怪圈 ——
你上一英寸大底传感器我也上,你找相机厂商联名我也找,你有潜望我肯定也不能缺。。。当所有厂商都开始用同一套思路打造超大杯影像旗舰,兜兜转转折腾半天,最后大家又回到了比拼硬件堆料的老路上。
也正是考虑到各家超大杯旗舰翻来覆去都是差不多的配置,根本拉不开太大差距,之前如果有人问我这些手机该怎么选,一般我都会给出这样的建议:喜欢小米买小米,喜欢 vivo 选 vivo,喜欢 OPPO 冲 OPPO~
如果你看过各家超大杯发布会,就会发现不管是小米 15 Ultra、OPPO Find X8 Ultra 还是 vivo X200 Ultra,它们无一例外都在选择用截然不同的路线,重新定义超大杯,在影像上玩出了不少新花样——
小米死磕徕卡影调,OPPO 自信没人比它的人像更好看,vivo 则是想同时单反和 iPhone,我们一样一样说。
可能有些差友已经感受到了,最近这几年,像 OPPO 和 vivo 都在有意无意淡化 「相机大厂联名」的标签,原因很简单,现在光靠联名已经撑不起超大杯的溢价,而且影像核心竞争力也不是一个联名就能概括的。
今年 15 Ultra 不仅外观直接致敬徕卡相机,它在光学设计还有拍照体验这块,也能说是把徕卡的「德味儿」给彻底吃透了,除了使用徕卡光学镜头、色彩影调和出片风格看齐徕卡,它的街拍界面也相当徕卡。
官网详情页甚至在 28 处地方都提到了徕卡,就连跟 15 Ultra 一起出的专业影像套装,在很多地方其实也参考了徕卡相机的「外设生态」,可拆卸金属指柄和可更换快门按键,这俩配件几乎就是徕卡相机的标配。
把这影像套装往手机上这么一装,我说这是「年轻人的第一台徕卡」,谁赞成,谁反对~
而说起徕卡,绕不开的一大场景就是人文街拍,放眼整个摄影史,很多大师正是借助徕卡相机,定格了无数充满生命力和故事感的决定性瞬间,创作出了一张张传世经典之作,至今仍被奉为摄影教科书级的范本。
自打和徕卡联名后,小米也铁了心要把这份「街拍基因」刻进自家 Ultra 的骨子里,从 12S Ultra 开始就大打「人文街拍」牌,而今年 15 Ultra 更是在这基础上更进一步,开始往夜景街拍和夜景人像这块发力。
所以我们大家可以看到 15 Ultra 直接甩出了「一英寸超大底 + 2 亿像素潜望长焦」的组合,并且四颗镜头全部用上了大光圈,并且它还优化光学结构与镀膜工艺,为的就是提升手机在暗光环境下的出片率。
在前阵子小米 15 Ultra 的测评文章里( 传送门 ),我就给大家分享过不少样张,能够正常的看到用上大底、大光圈的 2 亿像素潜望长焦之后,15 Ultra 在长焦夜景表现上的进步相当明显。
而且该说不说,徕卡影调确实很出片,拍完照片再给它套个徕卡滤镜,B 格一下子就上来了。
OPPO Find X8 Ultra 虽然同样主打夜景和夜景人像,甚至绿厂跟小米一样,在这一代超大杯上喊出了 “ 夜神 ” 的口号,然而在我看来呢,它跟小米 15 Ultra 走出了完全不同的技术路径。
如果说 15 Ultra 主要是靠光学底子和硬件堆料来兜底夜景画质,那么 Find X8 Ultra 在对镜头做全面升级的基础上,它还额外增加了一颗多光谱摄像头,专门用来把人像肤色还原得更准,让光影层次更丰富。
落实到具体实现原理上,Find X8 Ultra 在拍夜景人像照片的时候,会根据多光谱摄像头采集到的画面色彩信息,对照片里不一样的区域的色温进行分区调整,这么一来,肤色就可以避开复杂光源干扰,得到正确还原。
因为这套「多光谱摄像头 + 分区色温调整」组合拳,能让夜景里的人像肤色从始至终保持通透红润,所以 OPPO 甚至打出了「电子阿胶」的称号,包括官网详情页也把宣传重点放在了人像这块,人像占了很大篇幅。
这么看来,去年果味十足的 Find X8 获得集美们的喜爱从而销量大涨之后,绿厂这是铁了心要在人像赛道构建护城河,进一步俘获集美们的心~
就我个人用下来,这台手机在拍人这块确实有点东西,虚化是渐进式的虚化,非常自然、美颜相当克制,包括抠图也很精准,如果不放大照片盯着细节看,只说整体成片效果,其实已经很接近相机拍出来的感觉。
当然前提是按下快门之后,模特最好保持不动直到快门转完圈,不然还是有一定概率拍糊。
而且相比那些为了塞下更高规格的镜头模组,把手机做得又厚又重、拿手上像板砖的超大杯旗舰,Find X8 Ultra 不管是看上去还是摸上去,更像是一台正儿八经的手机,最关键的是,它还是一台直屏超大杯。
放眼望去,在所有已经推出的超大杯影像旗舰里,有且只有 Find X8 Ultra 是直屏,方便贴膜的同时还彻底告别了曲面屏祖传的误触、绿边和边缘畸变问题,我相信单就这点,不少数码老炮就已经默默掏出了钱包。
前脚 OPPO 这边刚说完 “ 不做能打电话的相机,只做拍照最好的手机 ”,没过几天,vivo 就发布了一台直接对标相机的「V 单」—— vivo X200 Ultra,而且根据蓝厂自己的说法,这是台 “ 能装进口袋的 ‘ 相机 ’ ”。
X200 Ultra 跟其他超大杯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另辟蹊径,顶着「 没有一英寸怎敢称 Ultra 」的质疑,直接砍掉了一英寸传感器,转而开始追求起「全焦段平权」,让一直被边缘化的超广角镜头素质直接看齐主摄。
同时它还把主摄默认焦段,从最常见的 23mm,调整到了更接近人眼视角的 35mm。
换句话说,用这颗主摄拍出来的画面视野范围,相当于其他手机主摄开到 1.5X 的效果,35mm 这个焦段算得上是人文摄影的黄金焦段 —— 既能保留环境细节交代场景故事,又不会像广角那样过度拉伸畸变。
14mm 超广角、35mm 主摄,外加这颗支持微距的 85mm 2 亿像素潜望长焦,X200 Ultra 虽然只有三摄,但它的每颗镜头都相当能打,要画质有画质,要防抖有防抖,可以说这三颗镜头就没有一颗是「偏科生」。
而且它还是目前唯一能拍全焦段 4K 60fps 10bit log 视频的安卓机,视频录制规格一举超越了苹果,蓝厂当时在发布会上甚至还直接拿 X200 Ultra 跟相机比配置,虽然这么做有碰瓷的嫌疑,但它的实力就摆在那。
然而做「真·全主摄」的代价,就是它的后置镜头模组凸起非常夸张,在一众 Ultra 机型当中就属它最激凸。
不过这套配件并非仅仅是为了优化手感、好外接各种滤镜,它还提供了一颗蔡司 2.35x 长焦增距镜,能把长焦焦段从原生 85mm 拓展到 200mm,让这台手机的望远能力直接上了一个台阶,四舍五入等于是开挂。
前两天咱们部门有个同事刚好带着 X200 Ultra 和增距镜去听 Coldplay 演唱会,好家伙,愣是把最外边的内场拍出了第一排的感觉,就是这颗外挂镜头套装售价 1299,一点都不便宜,而且现在还卖断货了。。。
看到这里,各位差友应该能明显感觉到,虽然这三台手机都叫 Ultra,但它们主打的卖点完全不同 ——小米 15 Ultra 靠徕卡全生态死磕人文街拍,从色彩到体验,都在复刻徕卡相机特有的那份德味儿和仪式感;
OPPO Find X8 Ultra 多光谱摄像头专治夜景人像肤色翻车,外加相当克制的直屏设计,精准狙击手感党和实用派;
vivo X200 Ultra 则是直接向专业创作发起挑战,试图通过塑造真正的全主摄,让手机具备比肩相机的多场景创作能力。
要说近几年哪一代 Ultra 机型最百花齐放,2025 年绝对当仁不让!
话说回来,其实厂商们之所以要在超大杯上搞差异化,说白了就是市场和用户都在逼着他们不得不跳出堆料的舒适圈。
根据 IDC 的数据,国内 600 美元以上的高配置手机市场占有率都快到 30.9% 了,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每卖出去三部手机,就有一部是高端货,但与此同时,比较尴尬的一点是,手机出货量的上涨的速度却肉眼可见地开始变慢。
现在大家换机越来越不勤快,平均换机周期都拉长到 30 个月以上,以前那种靠卷各种硬件配置就能吸引大家掏钱换机的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
而像是一英寸传感器、2 亿像素长焦这些硬件大家都能堆,卷到最后反而没了差异化,在这个大环境下,厂商们选择用技术差异取代参数内卷,用场景洞察代替盲目堆料,就成为了当下突围高端市场的最优解。
在我眼里,现在的超大杯早就过了「谁硬件堆得更狠谁就赢」的阶段,现在我就没看到哪台超大杯真能在某个方面吊打其他超大杯,归根到底,现在超大杯比拼的不是「谁比谁更强」,而是「谁比谁更懂用户」——喜欢扫街拍人文的,自然会被小米的德味圈粉;看重手感、有拍女朋友需求的,OPPO 的直屏 +「电子阿胶」就是刚需;而想拿手机玩点专业创作的,vivo 提供的全焦段高规格视频录制能力,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制。
所以下次如果再有人问我该买哪台超大杯,或许答案应该是:你想用手机记录什么样的故事?
三台 ultra 看谁降价来得早,降得多,那就选谁了。 期待 618 他们的降价表现。
都是鸡肋!本人已经到实体店一一体验过了!没有他们宣传的这么好!绝对不能被参数骗了!要自己亲自去实体店体验,才能知道真相[比心]百闻不如一见[比心]
男子家中仅1台空调每月电费却上千元 关掉电闸电表仍在运转 竟是一直帮楼上房东交电费
来源:【闪电新闻】中仅1台空调每月电费却上千元 ,关掉电闸电表仍在运转,竟是帮楼上房东交了9年电费,报警后房东赔偿租户15470元。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王梅云任职的通知。省卫生健康委:省人民政府决定:任命王梅云为河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根据中央组织部和人社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厅局级县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方面技术人员等退休年龄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相关规定,从2025年1月1日起,事业单位县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方面技术人员退休年龄只能在2个区间申请。
贵州一地夜空现不明飞行物 “一串橘黄色圆球”惊现漆黑夜空 数秒之后“圆球”相继消失 当地回应:当晚无高空放飞表演 将关注此事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如果不是划过的话 说明不是卫星#贵州不明飞行物 #橘黄色圆球 #当地回应
人社部发〔2010〕104号。关于公务员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待遇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公务员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期间,停发工资待遇,按本人原基本工资的75%计发生活费,不计算工作年限。
7月31日,据北青体育,冬奥会冬季两项冠军得主达尔迈尔,在一次攀山事故中不幸遇难,年仅31岁。其团队在社媒晒照:我们一起告别劳拉,她用温暖而直白的态度丰富了很多人的生活,她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梦想而付诸行动。
问:我和几个同事下班后在单位附近小餐馆聚餐,AA制消费,没有用公款,也没有管理和服务对象参加,这算违规吃喝吗?
湖南托幼机构最近半个月二十多例手足口病确诊,五岁以下娃的家长群里都炸了。这病传染起来快得吓人,明明上周才听说隔壁班有个发烧的,这两天自家娃手上就冒红疹了。今年高温来得特别早,幼儿园空调房里的玩具书本全成了病毒中转站。
上一篇:南京木木西里科技等获得根据光纤传感的单频激光干与振荡丈量体系及办法专利
下一篇:激光测距仪PRO2000
最新相关
-
- 半导体激光测距中轴调焦双目望远镜的制作方法 2025-08-18
-
- 一把卷尺量世界 2025-08-18
-
- 1分钟了解激光测距仪 2025-08-18
-
- 光时域反射仪光时域反射仪专题全面介绍 - OFweek光通讯网 2025-08-18
-
- 一文了解激光测距传感器 2025-08-18